川渝,联合!
川渝联合
这次是为了吃!
近日
农业农村部公布了
2023年通过审定的17个水产新品种
“川江1号”位列其中
这也是川渝地区自主培育的
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
长吻鮠(wéi)新品种
就是它↓
长吻鮠 /姜盟 摄 图源南京渔业科技
长吻鮠?
这个学名看似有些冷僻
其实在我国早有名气
它有许多让你熟悉的别称
是的,没错!
江团、肥沱、鮰鱼都是它
🐟🐟🐟🐟
今天,我们一起挖挖这只鱼
走进四川人的“新餐桌”
(注:为方便阅读,以下统称为“江团”)
👇👇👇
历时四十年
四川人的“江团自由”更进一步
可以说,我国对江团的认识相当早,关于江团的记录从宋朝就被大咖写进了“小作文”里。
苏东坡品尝江团之后对其赞不绝口 ,特别创作了一首《戏作鮰鱼一绝》:“粉红石首仍无骨,雪白河豚不药人。寄与天公与河伯,何妨乞与水精鳞”,将其与河豚作比。
江团是我国长江水系中名贵经济鱼类之一,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,故民间有“不食江团,不知鱼味”之说,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上世纪80年代起,四川及全国对于江团的人工养殖刚刚起步,产品长期供不应求。
据介绍,“川江1号”的培育前后共经历了40年时间,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,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就把繁育驯养“江团”作为主攻方向。如今,四川人的“江团自由”可谓更进一步。
人工养殖的长吻鮠。图源南京渔业科技
今年3月,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现场验收,专家们一致同意,“川江1号”通过现场审查。
近年来,通过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养殖对比试验发现,在相同养殖条件下,“川江1号”同未选育长吻鮠相比,生长速度提高近30%,生长速度更快,可大大缩短商品鱼上市周期。此外,“川江1号”还含有丰富蛋白质,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约为16.28%。更含有8种饱和脂肪酸、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、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、7种必需氨基酸等健康元素。
为了“吃”得更好
川渝还共建特色食品实验室
众所周知,川渝是美食的天堂,但你知道吗?除了共同培育美味江团,为了“吃”得更好,川渝还共建起了特色食品实验室。
实验室于2021年7月正式挂牌运行,由重庆的西南大学和四川的西华大学共同建设。
据悉,第四代绿色毛肚加工技术就是在这里诞生。上世纪90年代末期,由于发制技术落后,毛肚大多采用工业烧碱发制,有的商贩为了保脆保鲜,甚至添加福尔马林溶液,导致一些毛肚甲醛检出率较高。而第四代绿色毛肚加工技术,使毛肚发制全过程不到70分钟,并且嫩脆化渣,质量也十分稳定,且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。
除了火锅,川渝还合力进行冷吃兔的研发,着力其口感度的提升,发现并推广冷吃兔的美味“秘笈”。
冷吃兔
“我们最初尝试用某一种辣椒来调味,却始终觉得少了‘灵魂’。”实验室研究人员说道,于是研究人员把相关的四种辣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,调制出来的辣椒佐料色泽红亮、味浓鲜香、麻辣回甜。目前,该成果已在重庆、四川、山东和贵州等省市广泛应用。
是科技不是“狠活”。在四川,还有更多健康美味的“新品种”正在被创造。
去年6月,四川印发的“十四五”生猪产业发展推进方案重提出,将打造一批“川字号”特色生猪品种品牌,大力发展特色风味猪产业,建设四川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,培育“川系”新品种(配套系)。提出到2025年,培育特色鲜明、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生猪产品品牌10个以上。
同样在去年,四川省“十四五”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“绿色高效油菜重大新品种培育”项目在成都启动。四川省将培育一批绿色高效油菜重大新品种。项目期内,科研团队将在技术、品种上实现重大突破,力争使含油率达45%以上、制种产量比现有品种增加20%、生产成本降低30%。
美食产业有了科技的加持
会撞出不一样的火花
未来的“川菜渝味”
会将更多安全与健康带上餐桌!
来源 | 四川发布
编辑 | 张雪婵